宜兴紫砂文化历史悠久,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因其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本期为大家盘点了50多位清代宜兴紫砂名家,一起来看看吧。

  邵旭茂(生卒不详),制壶似陈用卿,造工精细,质坚如玉。传器紫砂大壶底有二印,上“荆溪”篆书椭圆印,下“邵旭茂制”篆书方印,精湛绝伦。

紫砂壶14 (16).jpg

  邵友廷(生卒不详)清朝道光至同治年间宜兴上袁村人,他精工壶艺,尤其善于制作鹅蛋壶和掇球壶。邵友廷成名邵大亨制壶名家,形制尚朴,技艺腴丽。并传继子程寿珍,为其造就紫砂艺品的坚实基础,成为屡摘国际金奖的名手。是近代制壶名家程寿珍的养父。他制作的紫砂壶大多工整、规矩,尤其擅长制作方圆器和加彩壶。邵友廷制作的器物,大多盖有“友廷”两字的椭圆形阳文篆印。由于邵友廷是清末的制壶名家,因此,他制作的紫砂壶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邵景南(生卒不详),年代:清代·道光类别: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 号留佩主人。清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

  邵亨裕(生卒不详)清代制壶良工,生卒年无资料可考。曾有邵亨裕款紫砂壶见拍卖场,一说为为清三代“邵家壶”之一。

  邵大亨(约1831——1874)邵大亨清代道光、咸丰间宜兴制壶名手。传世作品有《一捆竹壶》(藏于南京博物院)、《鱼化龙壶》、《掇球壶》和《风卷葵壶》等,皆为砂壶精品。

紫砂壶14 (20).jpg

  邵二泉(生卒不详),字友兰。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人。工镌壶铭,且善制壶。曾为陈曼生造壶。邵景南壶多数请邵二泉刻字。

  邵茂林(生卒不详),壶艺名声卓著,有“邵家壶”之称。形制古朴典雅,技艺纯熟,壶的结构权衡比例十分规范,邵氏兄弟皆列名家之谱。

  邵基祖(生卒不详),清雍正至乾隆年间人,传其制壶精雅,体坚质净称着,亦以粉彩技术称长。

  邵德馨(生卒不详),清代乾隆时期宜兴紫砂名工。《宜兴陶瓷发展史》(油印本):“德馨,工制茗壶,曾创紫砂炉钧釉装饰。曾承造宫廷御器,作品常以彩釉绘饰。”《(江苏)陶瓷工业志·特种工艺陶瓷·紫砂陶器》:“邵德馨……等制壶高手,曾为朝廷制作一批精美茶壶,于乾隆七年(1742),被选入河北承德山庄行宫。……朝廷收藏的陈汉文、邵德馨的四件四方小壶,制作奇巧,堆塑阳文篆字和山水人物,式如天鸡,足如传炉,称为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