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帽壶原为元明时期景德镇窑所产的瓷器,也是宜兴紫砂历史上的经典名作,从时大彬到李茂林乃至今天,僧帽壶一直是紫砂壶传统工艺中成型技法难度最高的作品之一。
其一,全手工制作难度大,要求有扎实过硬的手工成型基本功,镶接成型中对泥片干湿度的把握要得当,否则极易开裂变形;“角”与“面”的对应需精准,才能口盖严密规整;细节的处理干净利落,面面俱到。
其二,除手工技艺外,对造型的理解和领悟十分重要,尤其是方器镶接作品应避免由规整严谨所带来的刻板,避免在面与角处理时的绵软感,造成失去骨骼精神的可能。但顾景舟做僧帽壶绝对是高手,从年轻成名到紫砂艺技炉火纯青的整个过程中,他所做的僧帽壶都显示出线条弯曲有致,风格严谨的姿态。
此件“紫砂矮僧帽壶”轮廓清晰、锋芒内敛,各个部分的衔接自然贴切、立面挺刮,造型上节奏紧凑、浑然一体。壶嘴与壶身的连接处、壶颈的肩线线条等细节处都显现出手工艺的趣味和紫砂传统造型艺术的精神。底面落款“生莲居,大彬”,乃是仿照原件所刻,刀工犀利,书法遒劲。在壶把处,顾景舟特意加钤一枚“景记”印,实则是顾景舟不愿将此作品为人所利用去蒙骗无知者的良苦用心,也可见老一辈紫砂大师的高尚人品和道德。
晚年(1995年),在美国芝加哥博物馆任东方艺术部主任的谢瑞华和香港中文大学黎淑仪女士曾经问到顾景舟在上海仿古的经历,他对于早年自己和同辈艺人的仿制有这样的评价,他说:“这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但是有制者的创造”,因为有些古董商的商业行为是不道德的,这样说是不推卸责任的自省,也是对于当时自己作为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得到学习机会,在艺术上从中受益的承认。